拉西元帥頓時有些發懵。法軍不是全都去拉蒂博爾增援雷奧了嗎,他們的王太子還被敵人圍在奧伯倫,那麼這些人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比他更加困惑的則是負責追擊的普魯士騎兵。
他們先前追著奧地利潰兵殺得正起勁,根本沒有對附近進行偵察——這足有1萬5千大軍潰敗,死傷無數,誰能想到奧地利聯軍會在他們自己的後方埋伏軍隊?
是的,約瑟夫正是將近衛軍團埋伏在了奧地利防線的後方。
先前他將德里森擊潰之後,立刻就率軍返回了利格尼茨的奧地利控制區。而且為了不被拉西發現,部隊在荒山之間蹲了好幾天,直到拉西將個達維多夫那3萬多人派出去,他才悄然返回,等在奧地利防線西南側不到15公里處。
今天普魯士人發起總攻之後,近衛軍團這邊也同時動了起來。
主力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迅速穿插到普魯士攻擊點的北側,依託地形展開防禦陣型,人數大約4千。
而另一部分,一共1萬士兵,則機動到普魯士進攻點的南側。等到奧地利防線崩潰,他們先等奧地利士兵將普魯士人「引誘」到己方的腹地,再從側面突然截斷普魯士軍的退路。
這就相當於將防線上的1萬5千奧地利軍隊當作了誘餌。而且這誘餌絕對演得非常逼真,因為他們是真的被擊潰了。
當然,這個戰術能夠成立的基礎,是約瑟夫相信近衛軍團能夠以1萬4千兵力截斷數倍於自己的敵人,並至少堅持三天左右。
正在興奮追殺奧地利潰兵的普魯士驃騎兵猛然間發現自己的側翼遭到突襲,頓時便陷入了混亂。
影視劇中的騎兵通常都是烏泱泱地湧上去,就能殺得敵人抱頭鼠竄。但實際上,騎兵是一種比步兵更重視隊形的兵種。
大隊騎兵在進攻時,馬匹之間的橫、豎間距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離得遠了無法形成合力,離得近了相互干擾,甚至一個人跌倒就會帶翻一大片。
所以合格的騎兵非常難於訓練,光是這控制距離的能力,就得在馬背上泡好幾年才能做到。打仗的時候保持隊形更是要靠下意識控制,因為主要精力得放在自己的馬刀或者騎槍上。
這也就造成了,騎兵陣型一開始的目標是哪裡,就只能衝著那兒去。想要換目標,就得先機動到遠處重新整隊,重新衝鋒。否則驟然換目標,整個隊伍的前後間距以及隊形的長寬比都會出現問題。當然,有些訓練度爆表的精英騎兵部隊能做到自如切換目標,但那畢竟是極少數。
眼下,普魯士驃騎兵的目標是截殺奧地利潰兵,所以對側翼驟然出現的襲擊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他們的指揮官倒是反應很快,立刻命令脫離對奧地利人的追擊,避向遠處以圖重新整隊進行反擊。
而那支法國騎兵卻根本不理會奧地利士兵——整個戰線非常長,這裡只是其中的一段,東西方向還有大量奧地利軍隊被敵軍騎兵追殺——只是緊盯著那隊普魯士騎兵,一直追上前將他們全部殺散,這才趕往下一個目標。
拉西元帥眼見普魯士騎兵的圍堵出現缺口,忙吩咐身旁的軍官前去收攏逃兵。
下午3點左右,已有數千奧地利士兵重新聚攏在了拉西元帥的周圍,而一隊英勇的法軍騎兵也恰好從附近經過,在一名微胖的捲髮騎兵連長的帶領下,朝他們舉刀打招呼。
片刻,拉西的侍從和那隊騎兵進行簡單地交流之後返回,向他報告道:「元帥大人,他們說是法蘭西皇家近衛第一軍團,第三驃騎兵營二連的人,專門來掩護我軍撤退的。」
「皇家近衛軍團?」拉西驚訝道,「那支跟著法國王太子的部隊?他們不是被圍在奧伯倫嗎?」
「那位連長說他不知道被圍的事情,他們和德里森軍團打了一仗,然後就來這兒了。」
拉西:「???」
在奧地利防線的西側,也就是奧地利控制的那一側,大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我的書架 電腦版 手機版:https://twm.888bft.com/